我院参加中高职教育衔接内涵建设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交流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11-07 11:01本文来源:0

我院参训同志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刘育锋研究员合影

10月24至27日,我院教学系部主任及教学秘书一行12人参加“中高职教育衔接内涵建设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交流研讨会”。会议由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主办,来自全国各地高职、中职学校的领导、教务处、招生办等部门的70位同志参加了学习研讨。

把脉政策方向  拓宽教育视野

中高职衔接问题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正在深入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次研讨会是为贯彻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年-2020年)精神,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加强中高职衔接,完善五年制高职,总结近年来相关试点学校在中高职衔接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而举办的,为相关高校在中高职教育衔接建设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我院处在中职向高职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的重要转型阶段,如何把握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动态,结合我院特色和实际,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证中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过渡,是学院组织相关同志参加研讨学习的主要目的。在参训前,胡莉副校长就培训目的和学习要求对大家做了充分明确,希望每个系部、每位成员都能带着思考和问题参加学习和交流,转变观念、吃透政策、提升思维、扩宽视野。

课程衔接探索  先进经验借鉴

在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涵建设中,课程的衔接是其核心要素。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研究员刘育锋、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郭扬,以他们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经历和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政策进行了权威解读,就当前中高职教育专业和课程建设相互之间的衔接现状、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标准体系构建、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衔接等问题作了系统讲解。刘育锋研究员还站在全球的视角,对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英国中高职课程衔接资格标准、泰国职业生涯阶段与能力要求等典型人才培养模式一一作了介绍,并结合我国的五年一贯制和3+2中高职衔接模式下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衔接,以及校企合作、学分转换制度等问题同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是广西的一所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校长王春秋就该校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的一些新模式和新经验与大家作了介绍和交流。

学习成效显著  共启破冰之旅  

短短的几天课程,却让每一位参训的同志收获满满。从“培养什么人”到“怎样培养人”的观念转变,从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到课程结构多元设置的方法论深化,从资格框架体系到生涯导向、需求导向的职教课程体系开发,从学徒制到培训包,从专业群到职业群,我们需要使教学制度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使专业课程建设真正地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在教学研讨互动中,几位代表谈到了他们在进行教学制度设计与改革时遇到的政策瓶颈,大家会感到一些困惑和迷茫。“纵使当前的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纵使国内的教育教学改革尚需要从整个制度层面去改革,但是我们可以从地方‘破冰’,从学校推动。”这是一位专家的现场解答,让大家似乎鼓足了勇气,看到了希望。目前我们学院处在转型关键时期,在办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惑和难题,大家也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建构更加科学、合理、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这次的培训学习,给了大家很大的启发,比如从专家讲授的课程敲碎与整合方法中,我们可进一步探索综合素质拓展课——四能四会课程理念;从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的课程设计逻辑中,我们可结合到专业建设中的“倒推法”、“打开门来”结合市场建专业、根据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能力标准等等。我们坚信,经过不断的实践尝试,经过反复的论证修正,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能够探索出一条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衔接模式,搭建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我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