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推进三教改革,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2021年7月6日-12日,我校举办了提质培优系列专题培训活动。院、校相关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参与培训。本次培训紧紧围绕学校“双高”建设目标和提质培优工程,共设置了4个培训专题,分别为教育评价改革专题、现代学徒制专题、专业教学改革专题和课程思政专题。
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胡莉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新导向 推动落实新阶段学校评价改革新要求》,从国家、重庆市、学校三个层面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了深入解读分析。在国家层面,以“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三个方面全面剖析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义;在重庆市层面,以《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若干措施》为指引,对五类主体评价改革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可为空间;在学校层面,全面介绍了基于三个教育评价改革项目和多项已开展的工作基础,并深入阐述了新时期推进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清单,为制定下一步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高等教育评估所所长董小平以《产出导向的专业教学改革》为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详细解读了教学改革理念,并结合相关案例深入阐释了产出导向的理念、实施原则、通用实践、持续改进路径、专业标准逻辑五个方面的教学改革逻辑,为教师厘清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等内在逻辑,为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标准、开展达成度评价等工作做了一次高学理性、高实操性的指导辅助。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罗能以研究的思路,追根溯源,以《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为题,就现代学徒制的定义、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阐述,厘清了“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要义,系统梳理了西方国家和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制度沿革和政策演变,并结合实践探索分享了经验体会,同时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引人深思,为推动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提供了参考路径。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宋明江围绕课程思政专题,以深厚的学理素养诠释了“协同育人”的内涵,以诗为喻生动地阐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意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剖,着重强调了“主力军协同”“主战场协同”和“主渠道协同”的课程思政路径,并对学校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提出了相关思考和建议。
本次培训,对于推动全校师生深入理解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双高”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一次既充实又可贵的学习“充电”, 参加培训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相信在提质培优建设行动的引领下,我校教师定会不忘初心,潜心钻研,开拓创新,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全面发展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