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科教学督导委员会第四次教学秩序检查通报
发布时间:2023-11-07 11:01本文来源:0

     在教务科组织下,教学督导委员会于3月11日至3月15日期间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教师教学计划、教案、作业批改质量检查。本次检查按照我校新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重点检查了教师教案、教学计划、作业批改等环节,目的是通过检查,了解教师日常备课,作业批改、学习检测和课外作业辅导等教学日常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从中分析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学校希望通过检查,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发现好的做法以及时推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学督导委员会本次检查专业教师教学计划共计279份,检查共同课教师教案38份,共同课学生作业190余本,现通报情况如下:

     一、教案、教学计划检查
     1. 优点
    (1)各教研室老师的教案,教学计划基本遵循了学校的备课制度,在我校教学设计通案的基础上进行增、删、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
    (2)教案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教案书写认真、及时、全面,教学各环节得到较好体现,有利于教学。
    (3)大多数教师的教案突出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破解知识难点,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4)多数教师能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适当增补教学内容。
     2. 不足
    (1)个别教案和教学计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商榷。
    (2)个别老师的教案教学设计太过简单,实质性内容太少。
    (3)不同程度存在老套的特点,提倡广大教师书写教学设计。
     二、作业检查
     检查教师对学生课堂作业、单元检查卷的批改情况,通过检查一方面了解学生平常学习的情况,另一方面检查教师日常教学的情况。
    1.  优点
    (1)全体教师都做到了对学生课堂作业和单元检测卷的全批全改,进行不定期辅导或批改;各年级课堂作业批改次数充足。
    (2)大多数教师能及时批改作业,批改认真、细致,部分老师对学生的错误做出了简短的批注,指出了错误原因。
    2. 不足
    (1)个别教师不够足够的细致。有些学生书写潦草,对待这部分学生的作业,应多些耐心,多花点时间辨别,千万不能一带而过。
    (2)批改符号不一致。批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也可以向学生传递信息。个别教师打的对号、错号有时很小,有时从本子上方一直划到本子下方,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3)个别教师作业批改次数不足。